点亮成长“四盏灯”,打造人才“梦工厂”
欢迎订阅《信阳手机报》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/月 不收GPRS流量费
在数字化转型浪潮的推动下,湖南中烟常德卷烟厂制丝车间优化生产人力资源结构、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人才,不断创新多能工培养模式、助推青工成长成才,为建设数智化车间筑牢基石。
“画像灯” 精确定位,轮岗绘制成长图
“每个青年员工应该如何找准定位,扬长避短?”,基于上述问题,车间骨干成员结合岗位实际,以“理论、实践、评价”的培养模式,结合岗位特点,为每位青年员工定制职业发展“自画像”。在最新的“操控维一体化”试点工作中,生产班组选拔出6名青年员工从生产一线轮岗至关联性更强、操作更加复杂的集控岗位,由浅入深,层层递进;同时开启定期岗位轮换学习制度,确立了本地、中控、维修“三位一体”的主线,开展岗位融合深化实践。“轮岗来到集控学习后,发现结合现场岗位学习并不是一件难事,还对现场的系统了解程度更深了,我对这项工作的开展更有信心了!”参与试点工作的青年员工周哲对此兴奋的表示道。
图为集控操作工学习现场操作流程 张祺杭摄
“赋能灯” 多元汇聚,开启技能跃升门
“途径广”“针对性强”“了解透彻”是参与多能工培养的青年员工对新模式的评价。以现有培养路径为蓝图,相关班组积极发掘平台资源,开辟特色培养通道。以专家面对面、工艺移动讲堂等为教学指导,“老带新”岗位实践培训为“练兵场”,学思结合、以学促练,让员工快速掌握轮换岗位的各项技能要点。截至目前,该厂制丝车间已开办23次修理“周末践悟课堂”, 累计42人次参加。此外,多项课题成果获省质协QC小组成果一等奖、全国六西格玛优秀项目案例、TnPM设备管理智能化典型案例,累计获得2项实用新型专利、2项软件著作权。青工技能水平、维修经验得到显著提升。
图为课题小组成员检验设备改进成果 张祺杭摄
“激励灯” 热力辐射,铺就人才星光道
“对于成功掌握多个岗位技能的员工,车间会在评优评先、绩效评价、岗位竞争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。”为响应多能工培养新模式,各班组展开深度合作,鼓舞员工积极参与多能工培养,明确激励机制和成长通道,形成良好学习氛围。目前,车间已选拔出12位年轻员工在该培养模式下熟练掌握了烘丝、集控等多项技能,其中多人被班组作为核心岗位、关键岗位的后备人才进行重点培养。在最新搭建的车间“三微”创新平台中,共有27项课题顺利结题,充分激发了青工创新创效活力。通过人才培养-实践-输送机制,车间已向工厂输送多位优质人才。
图为优秀青年员工在维修岗位见习 张祺杭摄
“护航灯” 动态校准,锁定多能成才标
“多能工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,需要对目标持续跟踪和不断调整,不定时对员工的多岗位技能掌握情况进行复查。”制丝班班长李熙对如何检验员工学习成果颇有见解。车间各办通过员工现场操作演示、模拟突发情况处理等方式,评价员工的技能水平提升高低。该车间团支部也聚焦轮岗期间青工所遇“疑难杂症”,积极开展学习分享会等活动,不同岗位员工聚在一起共议“治症良方”,相互启发,巩固学习效果。
“四盏明灯”交相辉映,为多元化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指明了前进道路。未来,常德卷烟厂将进一步完善人才管理体系,持续关注员工发展意愿与动向,高效推进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进行,助力工厂健康平稳发展。(文/张祺杭 沈成功 图/张祺杭)

标签:
- 上一篇:“同心愈健康 毅路绽新生”浙江杭州这场千人雨中毅行只为助力传递一份公益大爱
- 下一篇:没有了
报晓风
信阳日报微信
掌上信阳微信
信阳日报新浪微博
信阳日报腾讯微博
请您文明上网、理性发言,并遵守相关规定。网友评论
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