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阳新闻网欢迎您!

专访刘娟:以笔为剑,从家庭汲取力量,跨界书写热爱

2025-04-25 14:42:39 来源:信阳新闻网
欢迎订阅《信阳手机报》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/月 不收GPRS流量费

近日,作家刘娟出版了新作《诗词文拾零集》,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她深厚的文学功底,更宛如一面镜子,映照出她对家庭、传承与梦想的深邃思索。我们有幸邀请到刘娟老师,一同走进这部作品背后的创作世界,探寻她的心路历程,以及她对文学那炽热且执着的热爱与追求。

家庭与成长:文学启蒙的温暖摇篮

刘娟1975年出生于美丽的泉城济南,祖籍山东省沂南县,成长于一个书香四溢的家庭。家中浓郁的文学氛围,恰似一泓清泉,无声地滋养着她的心灵。父母对诗词的那份热爱,如同明亮的火种,点燃了刘娟对文学的好奇与向往。刘娟沉浸在回忆中,深情地说道:“我们家的每一个人都钟情于诗词创作,小时候,父母常常带着我穿梭于书店的书架之间,那种弥漫在空气中的文化气息,让我在懵懂之际,便深深爱上了文学。”

刘娟的父亲,堪称她文学道路上的第一位引路人。父亲对她的学业关怀备至,早早地便引导她完成了小学二年级的课程。因此,当刘娟七岁踏入校园时,已具备独立阅读报纸和书籍的能力。父亲常骑着那辆旧自行车,带着她前往济南市最大的书店。在那里,刘娟一待就是半天,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中,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。这段早期的文学启蒙经历,如同坚实的基石,为她日后的创作生涯奠定了稳固的基础。

职业与文学:跨界创作的灵感源泉

尽管刘娟的本职工作是财务,但文学在她心中的地位从未动摇。“写作于我而言,是忙碌生活中的一片宁静港湾,是自我表达的一扇窗口。无论工作多么繁忙,我总会在生活的缝隙中,挤出时间来记录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瞬间。”刘娟微笑着分享道。这份对文学的执着坚持,不仅为她带来了无尽的创作乐趣,更让她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,充满诗意。

刘娟的写作习惯随性而自然。她从不刻意设定写作时间,而是如同一位敏锐的猎手,随时捕捉生活中闪现的灵感。她的包中,总是常备一个小巧的笔记本,无论是行走在熙熙攘攘的街头,还是安静地坐在公交车上,只要灵感如流星般划过脑海,她便会迅速拿出笔记本,将那珍贵的瞬间记录下来。“灵感常常隐匿于生活的琐碎细节之中,可能是路人不经意间的一句话,可能是某个街头巷尾的场景,亦或是内心一闪而过的情绪。”刘娟解释道。这种随性而发的写作方式,使得她的文字充满了浓郁的真实感和鲜活的生活气息,读者在阅读时,仿佛能跟随她的笔触,一同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,体会她对生活的热爱与细致的观察。

刘娟的创作风格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,丰富多样。她的作品涵盖了诗词与散文等多种体裁,而在众多文体中,散文成为她抒发情感的首选。她的散文《蹦爆米花》便是一个生动的例证,这篇充满生活烟火气的文章,灵感源于她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。文章以蹦爆米花这一充满童趣的场景为切入点,通过细腻入微的细节描写,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温馨、美好的童年画卷。谈及创作过程,刘娟眼中闪烁着光芒,笑着说:“那篇文章几乎是一气呵成的,写作时,童年的画面在我脑海中不断浮现,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。”

创作动机:传承与孝心的深情交织

《诗词文拾零集》的问世,背后蕴含着刘娟对父亲深沉而浓烈的情感。在她心中,这本书不仅仅是个人文学梦想的结晶,更是一份承载着对父亲深深爱意与感恩之情的珍贵礼物。

“这本书,凝聚的不仅仅是我个人的心血,更是我们全家人共同的努力。”刘娟眼中闪烁着泪光,动情地说道。她希望通过这本书,将家族的文化底蕴与深厚情感传递给更多的人,让父亲的文学情怀在岁月的长河中得以延续。

《诗词文拾零集》已然超越了普通文学作品的范畴,它更像是一份满载亲情与珍贵记忆的宝藏。它寄托着刘娟对父亲深深的感激与诚挚的祝福。正如刘娟所言:“文学,是我们家族的根脉所在,而这本书,则是我对父亲、对家族文化最深情的告白。”这本书的出版,不仅是刘娟文学梦想的实现,更是她对父亲、对家族文化的一次深情回馈。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,文学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渠道,更是家族记忆与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。我们满怀期待,《诗词文拾零集》能如同一束温暖的阳光,照亮读者的心灵,同时,也希望刘娟的父亲能在阅读中,真切感受到女儿这份炽热的爱与满满的骄傲。

写作挑战:灵感与坚持的双重考验

刘娟毫不避讳地坦言,在写作过程中,灵感枯竭是她面临的最大挑战。“写作并非我生活的全部,日常工作占据了大量时间,但即便如此,我依然坚持每天记录生活中的点滴。”为了保持创作灵感的源泉永不干涸,刘娟养成了每晚听书的习惯,从各类书籍中汲取丰富的素材。在她看来,写作不仅仅是自我表达的方式,更是与读者建立心灵沟通、情感链接的桥梁。

刘娟的作品风格深受老舍先生的影响。提及老舍,她的眼神中满是敬佩与欣赏:“老舍先生的散文,让我真切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深邃。曾经,我也尝试模仿他的写作风格,但后来逐渐意识到,只有回归本真,做真实的自己,才能创作出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。”她坚定地说:“写作的核心,在于真诚地表达内心的情感,而不是盲目地模仿他人。”

未来计划:继续创作,传递温暖与力量

谈及未来的创作计划,刘娟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:“我希望能够出版一本完全属于自己的作品集,通过文字传递正能量,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。写作已然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我会坚定不移地在这条道路上继续前行。”

刘娟的创作,不仅仅是对个人生活的记录,更是对家庭文化的传承与弘扬,对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与担当。她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和生活的烟火气,总能轻而易举地引发读者的共鸣。正如她所说:“我衷心希望通过文字,能在精神层面给予读者积极的影响与帮助。”

刘娟的《诗词文拾零集》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,更是一部充满情感与力量的家庭传承之作,彰显着她对文学的热爱与坚守。她的创作故事,让我们看到了她对文学的热爱与坚持,让我们深刻领略到家庭文化对个人成长的深远影响,以及文学所蕴含的无穷魅力。我们满怀期待,刘娟能在未来的文学创作道路上,继续绽放光彩,为我们带来更多用文字传递温暖与力量的佳作。

文章投诉热线:156 0057 2229 文章投诉邮箱:291 3236@qq.com

标签:

  • 报晓风
  •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
  • 掌上信阳微信
  •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
  •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

请您文明上网、理性发言,并遵守相关规定。网友评论

验证码:

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。

评论列表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回到顶部

工信部备案:豫ICP备09044067号

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:01201517001
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:1910522

豫公网安备:41159002000089号

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